混日子的孩子_信息

王旭清   2023-07-04 15:03:55

混日子的孩子

混日子的孩子

这篇观察同样源自2019年12月——2020年1月笔者在河南一县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田野调查。深入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这所以农村进城学生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内部就像一个小社会。而“混混”是其中最“社会”的一部分人。他们的生活秩序和行动轨迹引起了调查团队的注意。

学校里有个被称作“混子”的群体。他们不好好学习,爱捣乱惹事,让老师学校颇为头疼。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混”是孩子自己组织起来的一种校园生活方式,就像学校制度下的一片阴影。这个圈子门槛不高,有自发形成的规则,是心思游离在学习之外的那些孩子打发时间的好去处。这次调研的学校混混不少,但大都比较克制,大事没有、小事不断。处在金字塔顶端的“大混混们”对学校妥协,确保了圈内基本秩序。而如果塔尖的人被纵容,结果很可能是校园的黑化。为什么学校里会产生混混秩序?他们的世界是怎样的?他们的存在又告诉我们什么?


(相关资料图)

一、混日子的孩子和他们的圈子

对学不进去的孩子来说,上学和坐牢没什么差别。他们无所事事,又不能为所欲为,大把的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打发。上课的时候走神睡觉搞小动作,下课的时候放松放松,学校基本就是养身体的地方。他们不像好学生,是学校的红人,有目标有事做;也不像普通生,努努力学业还有希望,课外看看小说打打游戏就打发了。让这些“吊车尾”的孩子干什么都可以,就是别提学习,学不好,也不想学,他们不喜欢看文字,用手机基本都在刷视频和段子。就是他们,每天都在混日子。

学校里怎么混日子?大概有三种,做白日梦的、挑事的、看戏的。他们集体游离在课业学业生活之外,自己行动起来定义校园生活,混混圈也因此形成。

做白日梦的孩子不惹事、守纪律、不吭声,是同学们口中的老实人。他们学习差,也不干其他事,成天梦游,经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挑事的孩子会闹出各种动静,招摇过市、欺负同学、顶撞老师、抽烟打架等等。看戏的孩子处于中间,不那么老实,也不主动犯事。他们中有的人会跟着那些挑事的孩子一起混,也有的会和他们保持距离。

以这个学校为例,做白日梦的一般是老实人,而挑事和看戏的是一般意义上会做点坏事的混子。混子可以分三类,大混子、一般混子和小混子。大混子不欺负老实人,小混子是欺负老实人的主力,一般混子不带头欺负人,但会凑热闹。大混子和小混子之间界限清晰。比如我调研的一个班,一共75人(女25,男50)。男生中有20个左右和混混圈搭边,其中3个是全校有名的大混子,他们周边围绕着7、8个一般混子;2、3个年级有名的小混子,周边围绕着7、8个小混子;2个是全班默认的老实人。大混子圈盘踞在教室前门口,小混子圈盘踞在对角线的教室角落,老实人在教室中后排。

大混子中会产生“扛全校”的老大,“势力”据说可以触及整个学部。他们在学校不主动挑事,非常嫌弃小混子。如果小混子冒犯或者欺负“他们的人”,他们就会动用自己的“势力”来威慑对方。一般混子也不惹事,最多趁乱做点小坏事。他们和大混子一起玩,有种受大混子保护的意味。这些孩子中不少都被小混子欺负过,他们不想告老师也不想再受欺负,会不自觉地靠近大混子。

而小混子们内部有大哥小弟关系,小弟每周给大哥交30元。这种关系的建立很偶然,长得高高大大的随便堵一个瘦瘦小小的,就可以暴力威胁。“你,过来,认不认大哥”。如果不答应,免不了拳脚相加,威胁不准告老师。他们三五成群,到处乱晃,只要蛮横就可以收小弟,能收几个收几个。在学校干坏事的正是这些小混子,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擦肩而过都可以是行动的理由。

在学校,老实人是被小混子们反复霸凌的对象。他们不敢反抗,总是“不想把事情闹大”,认为“我又打不过,告老师更会被打,不如让他们折腾完算了”。而其他同学大都就眼睁睁看着。

二、理解混混圈的规则

混混圈并非有意组织,产生怎样的秩序取决于学校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我们发现,由于大规模学校很难精细化管理,学校内部会产生一大片灰色地带。在这片灰色地带,小混子们会威胁、勒索、辱骂、嘲笑、捉弄同学。这些事很难被发现,同学们也不会多说。正因如此,势力与暴力成了圈内规则。谁拥有多人成势的暴力能力,谁就是强者,就可以欺负弱者。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共同使用暴力的关系?强者为何欺弱?如何自我保护?

首先,孩子们如何缔结关系,又为什么要将关系转化成暴力。

调研发现,混混圈的孩子结成关系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小混子的办法,认大哥收小弟,交保护费;另一种是大混子的办法,主要看合不合得来,能不能玩在一起。前者虽然看起来很幼稚,但性质上已经黑化,即通过金钱建立依附关系并让暴力合理化。后者相对单纯,但的确积累了暴力势能。显然,这些孩子习惯通过将关系转化为势力,来解决自己在校园中遇到的问题,自我赋权让暴力与加害合理。

其次,为何要欺弱?

我们发现,这种现象非常类似于乌合之众。孩子们结成群体后,一个人不敢做的事情,一伙人在一起就敢做,比如群殴老实人、捉弄女生等等。不仅如此,在群体中,原来胆小怕事的人会变得张扬跋扈惹是生非,被欺负过的人则会反过来欺负别人。只要有人带头,这些孩子很容易被带动。除了讹人钱财,欺凌本身还可以理解为一种力量表达,即通过伤害对方来确认自我的强大。我们发现,很多施暴者都在暴力环境中长大。他们也是暴力的受害者。

最后,如何自我保护?

除了主动远离,“自我强大”也是一种选择。在调查学校,大混子就是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大都家境较好、交友广泛。一旦被小混子盯上,他们所积累的社会关系就会迅速转化成群体势力。正是由于有大混子的存在,很多被欺凌的学生会主动靠近他们寻求保护。实际上,呼朋唤友聚集起来的大混子和乌合之众聚集起来的小混子之间常有摩擦,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学校园里一幅特别的景象:两军对垒的时候气势汹汹,最后散的不明不白。

总之,在学校和老师看不到也管不到的混混圈,暴力和欺凌成了孩子们头顶的乌云。小混子们横行霸道的结果是一批学生被学校保护起来,另一批学生和大混子们联合起来,最后只剩下少数可怜的老实人成为被反复霸凌的对象。一个八年级的男孩告诉我们,“混混圈是个循环,只要小混子们欺负人,就会有人慢慢变成大混子。之前的大混子不干了,又会有新的大混子产生”。

三、社交的习得

混混圈展示了两种交往方式,一种是正常交友,另一种是建立依附,反映出不同孩子怎么去建立关系。这些孩子有哪些特点?还是以调研的班为例:

3个大混子:小富二代,三人的父母都在县城做着不小的生意,穿潮牌、换手机、逛酒吧是他们的常态。为人低调,从不炫富,除了几个亲近朋友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其他人并不知道。其中之一是传说中扛全校的老大。

2-3个小混子:普通家庭出身,最多算是农村里条件比较好的,比如父母在乡镇做小生意,没什么特别之处。他们没什么钱,周末放假最多也就是三五成群在街上晃一晃。这几个孩子非常皮,群殴寝室同学,欺负老实人的就是他们。

2个老实人:底层弱势家庭,单亲、家庭条件差。他们相貌平平,穿着普通,实在看不出和其他同学有什么差别,沉默寡言,朋友少。

跟着混的10来个孩子:普通家庭。选择跟谁玩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座位坐在一起;也有一定的必然性,比如性情相投。跟大混子玩的更看重聊得来、玩得来,比如打一场球。跟小混子玩的更多以干坏事为乐,比如搞恶作剧、欺负人等。

一般来说,小混子和老实人之间会建立依附关系。大混子和朋友们会建立正常交友关系。虽然他们的出身有差异,但大部分都来自普通家庭,只是在混日子的过程中,他们混着混着就混成了两种人,一种跟着小混子学会了作恶,另一种跟着大混子经历了复杂。也就是说,孩子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会深刻地影响他们对社交关系的认识,形塑他们的交往习惯。

先看小混子圈。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并非天生就坏,而是缺少教育。当他们合起伙来做坏事时,没人告诉他们这是坏事,他们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还很可能在小群体里获得荣誉。我们发现,其实挑头干坏事的孩子永远是少数,跟在后面的大部分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干什么。

比如一个男生讲他们寝室如何群殴老实人。8个孩子里2个比较老实,有一次晚上熄灯后寝室长催大家睡觉,一个老实孩子回了一句“没说不睡”,就招来6个人的拳打脚踢。我问他“为什么要动手,说两句不就完了”。讲述的孩子说“他太烦了”。我追问他“烦就可以动手吗?”他说“别人都这样”。

因为烦就集体动手,事后再用别人都这样来自我免责,就在这样一次次的欺负中变成了这些孩子朴素的逻辑。久而久之,他们对关系的感受和认知,对建立关系的习得,也就在这种无名之恶中完成了。

再看大混子圈,他们不会用保护费建立关系,也很少欺负人。除了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大混子,这个圈的其他孩子更像是想靠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自己。至于为什么,或许和他们长期缺少保护有关。

调查中我们遇到一个从深圳转学回来的男生,他家里有5个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没空管他,其他兄弟姐妹都比较优秀,父亲无视他,母亲虽然管,但都是暴力管教。这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混,圈子主要是同住一片、家庭条件都差不多的外地孩子。他们混起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不被别人欺负。转回老家后,他被小混子欺负,直到在操场上认识了一个大混子,才得到了庇护。

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几乎就是辗转于各个大混子圈,不断认识可以帮他的大哥。从幼儿园到小学,从深圳到老家,每一次变动都在被欺负和翻身中完成。他既见识了人的坏与恶,又感受到了人的好与善,对关系的触摸极其丰富复杂,对人的理解也异常深刻,获得了超出同龄人的社会经验感,显得很老成。现在他终于长大,不想再干坏事,也不想再混日子,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圈子。

总之,混混圈的孩子在灰色地带完成了对社交和关系的习得。在没有法律、纪律和制度约束,没有人管教引导的情况下,他们不自觉地就会用暴力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无论本性如何,这些孩子都在混日子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他们会不会因为缺少法律意识、心理扭曲、社交和学业困难误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呢?未来的社会又该如何安置他们?

四、这一代孩子

学习之外的隐性时间看上去没有意义,却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其实大部分都要靠潜移默化。环境不对,学坏很容易。混混圈的孩子,恰恰反映了那些影响他们行为的隐性问题。

结合调查我们总结了这一代农村孩子成长环境的几个特点:第一,农村孩子普遍有留守、转学经历,从小成长在分离、流动的环境中。第二,进城上学。原本就和父母分离的孩子又脱离了乡村,彻底失去熟人社会保护,很小就要独自面对高度不确定的陌生世界。第三,公立教育滑坡,管理水平整体下降。第四,长期没有分级的网络环境,充斥着大量超出孩子承受和认知能力的信息。第五,资本主导的消费娱乐文化下,大量信息都是为了造流量赚快钱,质量堪忧。

这也就意味着,当前这批孩子赶上了教育城镇化和公立教育滑坡,又遇上了资本逐利不加节制的网络时代。这意味着他们原本就长期处于不安、很少被看到的内心很容易被殖民。看起来丰富自在的网络生活,更像是对年幼心灵的洗劫摧残。

成长的意义,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那些先天无法选择的东西。而所有这样的努力都需要环境:稳定单纯的生活,相对公平的资源,负责任的好“教练”(父母老师长辈),充分的练习时间等等。对这批农村孩子来说,家庭分离、脱离乡土已难改变,更需要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为成长保驾护航。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积极承担责任,比如强化公立教育,分级管理网络,节制资本等等。

最后,原生家庭在孩子身上留下的印记,会充分和其他社会元素碰撞,比如学校、同辈群体、网络手机、城市生活。就是在这些复杂互动中,孩子们才开始学着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然后成人。过分强调原生家庭,容易误导人们对一个个普通家庭求全责备,反而忽视了孩子成长的复杂性以及家庭之外要负起责任的社会主体。应引起注意。